陶艺专业考试内容 :)
附:22考研手工艺术学院-陶艺专业初试真题
22考研-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最新报录比 :)
手工艺术学院2022年考研,一共开设了10个招生研究方向。学院总报名人数为175人,计划总招生人数为43人,进入复试总人数54人;今年相较去年考研情况,报名总人数增加了42人,计划招生人数增加了8人,实际进入复试人数减少了1人。
今年招生计划发生了一些改革,新增了1个招生研究方向,传统热成型造物与数字化设计,开设了2个专业方向。
中国美术学院考研陶艺专业-拉坯示范全过程展示 :)
#适用研究方向:手工艺术学院
*22考研专业技法真题:4h,拉坯,要求直径50cm,高25cm的直筒和球形罐
▋| 01.揉泥
揉泥是拉坯前很关键的一个步骤,有两种揉泥方式:菊花揉、羊角揉(没示范)。因为泥巴静置时间太久会有干湿度不一的情况,通过菊花揉的揉法把泥巴揉均匀,让它上下松紧度差不多一致,变得更加紧致避免气泡产生。
切记如果揉得不到位,泥巴里面会有很多气泡,气泡的存在不管是在制作还是在烧制过程中,会增加它的报废率。
▋| 02.砸、拍
砸泥的时候,注意要对准圆心,往上叠加泥团,便于后续稳泥时找准心。时间约5分钟。
▋| 03.捧泥、稳泥
▋| 04.分泥
▋| 05.提(拉高)
▋| 06.变形(变罐子)
▋| 07.收口
▋| 08.修底
▋| 09.成品展示
整个成品共计耗时:约45-48分钟。
考研Q&A :)
宋老师
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陶艺系,获学士、硕士学位。
土的工作室创始人,艺战考研陶艺方向主教,策展人、自由艺术家。
从事陶艺拉坯教学3年,专攻陶瓷器皿创作。
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陶艺拉坯课程助教,烧制课程助教。
部分参展经历
2019年 | 亚洲当代陶艺交流展(浙江,杭州)
2019年 | 第十一届中国水晶玻璃产业博览会(浙江,浦江)
2020年 | 第十二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(浙江,杭州)
2021年 | 第三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(江西,南昌)
2021年 | 第七届中国西部陶艺作品双年展(四川,成都)
2021年 | 界·尚——第六届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(山东,济南)
2021年 | 瓷的精神—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(江西,景德镇)
2021年 | 丛生——第三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(浙江,杭州)
Q:专业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要点或难点?
A:专业注意要点需要因人而异,每个人都会碰到自己专业上难点,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多花时间去克服,这里我讲下两门专业的常见问题。
专业一:
线性素描从开始到结束都要注意人物的造型问题,画人物最难的点是整体大的比例协调。如何通过线的语言把形体和形体之间的衔接关系表达清楚,同时要跟人物比例要协调,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难点。
专业二:
无论应届或是往届考生都会存在的一个误区,一些同学认为拉坯考试的尺寸越大越好,但其实不然,因为中国美术学院唯一的考核标准就是造型。
Q:备考学习时间如何规划?
Q:本校生在复试中是否更具优势?
Q:心态如何调整?
A:我个人而言,当年备考的时候还是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,去舒缓考研紧张的心情和压力,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状态。专业基础扎实过关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不要给自己太大心理压力。
毕竟报考中国美术学院,想要成功上岸,自律、勤奋缺一不可。我觉得陶艺专业吃苦耐劳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,毕竟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所有专业除了考验体力和毅力,还有就是沉着冷静的内心。
最后
前辈的经验仅仅作为参考,真正的学习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的节奏来安排!时光总是一瞬即逝,就让我们把握好当下!